自大专院校扩招以来,学生就业难的声音就不绝于耳。而在吸纳就业人才的行业中,IT业借助其高速发展独具一帜。相关数据显示,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,中国IT产业在2008年的复合增长率是22.4%,与众多衰退行业形成鲜明对比。根据有关机构调查,目前我国IT技术人才中,许多人曾经参加过IT培训。而作为IT培训领域的领头羊,北大青鸟IT教育已经累计培养了近40万毕业学员,无疑是生产IT技能人才的大户,也因此被称为IT行业的“黄埔军校”。
教育改变生活
从北大青鸟走出的侯天骄是北大青鸟具有代表性的学员之一:没有上过大学,通过参加IT培训,凭借优异的实践技能被微软聘用,从而完成了人生的重大转变。
在混沌和迷茫中,侯天骄觉得是北大青鸟给其指明了方向:“突然觉得人生的路并非是重点高中、理想大学这一条路可以走,它可以更丰富,更充满挑战。学校的老师比我预想的要负责任的多。教每门课程的老师都是在软件开发行业打拼多年的行家里手,讲的内容自然也不会是空洞的用不到的东西。老师们会着重发展我的特长,给我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。”走上工作岗位之后,正是这段IT培训打下的良好基础让他在高手云集的微软如鱼得水。
而对另一名毕业于北大青鸟的学员李平平而言,她所受益的不仅仅是课本上的某个知识点。“我以前是个很自卑、内向的人,每当想到要站在许多人面前讲话,我就觉得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。来到北大青鸟后,为了让我开口说话,老师使用了各种‘法术’,看我越往后排缩就越提溜到前面去演讲。慢慢的,我的自信心就锻炼出来了。”经过在北大青鸟的培训,综合素质的提高使李平平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,还未毕业即被一家知名IT企业聘用。
立足就业? 准确定位?
1999年,北大青鸟IT教育最早提出了“软件蓝领”的概念。
在IT培训业兴起之前,我国IT人才培养主要集中在高等学校。传统式的精英教育模式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IT业对实用型技能人才的需求。对此,北大青鸟IT教育CEO杨明认为:“国内软件业分工不明确,许多软件企业都存在大量使用本科生、研究生(论坛) 等高级软件人才从事初级程序员工作的现象,导致了人才的严重浪费。”由于定位准确,北大青鸟的毕业学员很受用人企业欢迎,“软件蓝领”这一人才培养模式也逐渐获得了市场认可。
同时,为紧跟IT行业发展潮流,保障课程产品的先进性和适用性,北大青鸟IT教育平均每十八个月就要对课程进行升级更新。2009年10月,北大青鸟IT教育所发布的网络工程师培训新产品BENET3.0,则在教材的开发理念和内容编排上开创了全新的方式。与传统教材的编排方法不同,BENET3.0不是以知识点来构建课程内容,而是以更为贴近实际工作的问题点为主要框架。通过对1680家企业招聘职位信息的收集、分析、对比,对56个城市的120家企业,160位业内专家的深入访谈,搜集了800多个目标岗位工作问题为教材的核心内容。学生通过学习和解决这些问题,可以快速获取资深人士的宝贵经验,积累相当于2年的实际工作经验。实现了职业教育课程与企业实际工作需求的全面契合。
标准化:人才规模化培养的最强保
2000年,北大青鸟IT教育开创性地将特许经营模式引入教育培训行业,正是借助模式的成功,北大青鸟成就了行业领头羊地位。
如何在规模化发展的教育机构中还能保障相当标准的教学质量?在北大青鸟IT教育,一本全部内容包括1400项细则的《北大青鸟IT教育标准化手册》就是答案:全国两百余家培训中心,从教室机房的布置、教学程序、课程设置、教师资格、人事管理等,只要关系到培训中心生存和发展的大事小事都是按《北大青鸟IT教育标准化手册》统一、规范的标准进行。如果进入两家以上北大青鸟APTECH培训中心就会发现,统一的教学体系、教学过程、配置等标准“制造”,就像在麦当劳就餐一样。
传统的教育理念认为,不同的老师教出的学生不同,教师个体的差异必然带来教学质量的差异。但是,由于北大青鸟IT教育严格实施了标准化运作,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个体差异带来的教学质量的差异,他们把优秀教师身上比较科学的教法提取总结,供其他老师学习,从而实现教学的全面高质量。
从2003年开始,北大青鸟IT教育正式提出“教育标准化”的概念,在业界率先推行标准化。围绕“教学质量管理”这一核心内容,制定并规范整个体系的标准化流程。不仅课程名称、课程内容等外在形式要做到标准化,在授课时间、授课过程、授课方法、考试环节等教学工作的各方面均要求做到标准化。北大青鸟IT教育将一批优秀的具有软件开发经验和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,经过一线大量实践所积累的有效经验固化下来,形成教学过程的标准化模式,囊括了教学经验、内容和方法的方方面面,从而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。
经过十年的发展,北大青鸟IT教育累计培养了近40万学员,向众多IT企业输送了大量的生力军,成为IT业名副其实的“黄埔军校”。